中国最尴尬的大学,永远排第二
名字能给气质加分,人且如此,高校亦然。反之则可能成为拖累项。
除了清北复交一众名字响当当的高校,对于那些不够知名的学校来说,人们判断它的好坏,大多是通过从地理再到校名含义进行的表面剖析。
常用套路有,“xx大学”要比“xx学院”高级,学校名字以“中国”打头的自然不会差。大区打头的绝对要比省份命名的高级,比如“西南xx大学”一听就比“四川xx大学”要有水平。
在这样的认知体系下,有一批高校明明实力不俗,却因名字叫得不出众,名声也不怎么响。
比如名字里有“第二、第四”之类的字眼,一听名字,很多人的第一念头大概会是:这是不是个野鸡大学?
我也想第一,
可惜坑被占了
不得不说,过去的大学不仅低调而且心大,要是搁在今天,打死也不会有高校选择带数字的校名,更别说是“二”。
在各路搜索引擎中,输入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”或“北二外”几个字,总少不了北二外是一本还是二本的争论。
有网友发言说道:“中国没有重点大学名字里有第二的,既然有了第二,那就是二本”。
“第二”这两个字,几乎将北二外打入了“野鸡”的行列。
“北二外,一本还是二本?”图/图虫创意
1941年,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(抗大)在延安成立,其下的三分校俄文大队逐步发展成了延安外国语学校。1954年,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。从那时起,“北一外”的坑就被占了。
到1964年,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拉,深感国内外语人才的匮乏,于是他主持新建一所外语院校。同年,以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为主的外语院校建立起来,顺延只得使用“二外”的名称。
学校增加知名度,无外乎两种套路。一种是为自己找个好的出身,极端的如湖南大学追溯到宋朝岳麓书院,无愧于“中国历史最久远大学”,此外就只能改名了。
论起出身,由新华社外文学校做底子的北二外不算差,只是名字里的“二”一直没抹去。
人家也不是没想过改名,只是路途坎坷,至今也没能取得新名。
当然,对待国外高校时,人们也常常会因为数字而发生误会。
比如,巴黎第七大学、巴黎第十大学……看到这样的名字,再回想一下高中时代,只得感叹“市十中什么的一般都是垃圾”。
可事实是,巴黎第七大学在今年的泰晤士排行版中,位列世界第194位。通俗来讲,这个位次大约等同于国内985中前十的高校。所以,数字排位和学校质量之间,实在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。
在高中面前,大学的数字化就不值一提了,即使到今天,一座城市里名字带有100+的高中依旧存在,这套数字编码系统,其实是舶来品。
1952年,学习苏联的大潮在全国拉开,学校命名就是其中一项。仿照苏联,原来北京市内的众多高中改掉原来的名字,纷纷进入“数码时代”,一二五、一七一之类的高中不算奇怪。
在广州,原有的黄埔、广雅等名字纷纷被取消,从广花线到百步梯,黄埔港到芳村,众多学校依数字有序展开。
当然,在命名上,法兰西比苏联更疯狂。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,他们对纯理性有着极高的追求,为了与旧社会断绝关系,政府把国土分为九十多个省,按照字母数字排序。
在巴黎市内,划分开的二十个部分命名极其简单:第1区、第2区……所以,当巴黎的大学能依数字整齐的排到两位数时,并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情。
名字很“野鸡”,
很多人却考不上
那些容易使人误解的数字命名法,从最初起源到今天,并没有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隐喻。
在国内,建国之后高校经历了重组或改革,学校的命名也不再是随随便便想改即改的存在。经官方认证的校名中,第二、第三等元素,实际上与高校好坏也并无绝对联系。
每个城市的一中,早已有不同的定义。图/图虫创意
有时,同一地区内,拥有多所相同性质的高校,可能就以数字加以区分。或者,根据建立的时间,数字排位也会受到影响,正如我们常见的xx市第x中学一样。
在国外,正如之前提到,以巴黎大学系列为例,则是从原巴黎索邦大学衍生出来,共有13所。
它们之间经历过合并重组或改革,最终组成一个系列。如今,这些学校之间没有太多的隶属关系,优劣也绝不能单纯以排位来评判。
今天,那些名字看似卑微进尘土里的“野鸡”学校,实际上很多人都高攀不起。
比如,名字数字排在更后、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,很多人以为这是一所位于西部,且质量不咋地的高校。
实际上,能考上像第四军医大学这样的211高校,在2017年920万考生中,有46万人,占比5%。所以请不要纠结它是“第四”还是“第三”,听了这个比例可以先感受一下难度如何?
退而求其次,能考上像北二外这样的一本高校,占比也仅有12%。
事实告诉我们,动辄上80%的高考录取率背后,大部分人拿不到本科学历,哪怕是个三本。而将所有的本科人数加在一起,覆盖的也只是极小撮的中国人。
此时,在回望那些名字看起来“野鸡”的高校,你就不会再觉得它野鸡了。
野鸡与好大学之间,
只差一个名字?
高校改名字不是今天才有,在过去几十年里,改过名字的学校数不胜数,没改过名字的反倒是凤毛麟角。
1952年,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、震旦大学医学院、同德医学院组成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。2005年,其并入上海交大成为交大的医学院。而上海的第一医学院就是如今复旦大学医学院。
中山大学南校区。图/中大官网
截止2017年,不太为一般人所熟悉的第四军医大学,连同原有的另几所军医大学均不再以数字排序,而是直接以陆、海、空军队命名。
而前面抢了“一二三”位置的学校,自然也不是池中之物。
第一军医大学,如今更名为“南方医科大学”,第二军医大学如今更名为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”,第三军医大学则更名为“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”。
且不用多介绍,像第三军医大学这样,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、中印和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大战役。
即使是使用看名瞎猜的手段,几所军医大学的新名字也已经告诉我们,他们是什么样的存在。
像这样的大学,名字里有没有数字压根不是问题,学校口碑不需要名字去加分。只是改名字这一方法论,后来却被神州大地上无数高校争相模仿。
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高校改名不只是单纯的名字变更,这背后暗含了一条高校生存的利益链条。高校改名,有时也是迫于现实利益的考量。
《南方周末》曾发表过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的文章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很多学院开始将名字改为大学,当时,他执掌的华中师范学院不想更名。
他认为,叫学院未必就代表水平低,像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也是传承百年的名校。
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,教育部编制的高校名录上,因为华师是“学院”而排在了很多不知名的“大学”后面,而这势必会影响招生。这背后关系到的不是学校名字好听与否的问题。
改名——吸引考生——提高录取分数线——提高影响力——学校行政级别上升……
在各种制度设计之下,高校面临着种种考核,考核结果直接决定了高校将会被划入某一特殊群体(如985、211阵营)。一旦评级上升,好处就是实打实的经费银两。
如今高校圈对建设“双一流”大学趋之若鹜,其本质与改名并无区别。
最终还是改了名的华中师范大学。图/图虫创意
于是,众多高校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鸟枪换炮,开始争相改名。从1981年到2010年,79%的高校改名或除名。2012年到2017年短短的五年间,有200所高校改了名字。